Status
Finished
Author
立雯
译者
Finish Date
Mar 29, 2024
Publisher
山东友谊出版社
Summary
如果不时常冷萃自我,梳理自知自洽的人生理性,没有坚韧从容的心,生活就成为不可承受之重,生命变得不可承受之轻。
Score/5
⭐⭐⭐⭐
Type
个人成长
Channel
微信读书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 商业本就是丛林环境,符合社会达尔文主义,往往是那些欲望与权谋更强、有胆量挑战规则甚至道德的人爬得更高。
- 《历史的教训》一书里就写道:“社会的基础,不在于人的理想,而在于人性,人性的构成可以改写国家的构成。”
- “人和树一样,他愈求升到高处和光明,他的根就愈往下扎,向黑暗,向深处,——向罪恶。”
如何成为智慧之人
- 酝酿智慧的素材还得来自个人的人生经历。
- 智慧的生发与内化都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的时时内省与观察之上。
- 凡人行事多基于条件反射——遇事、冲动、作出反应,不预想后果。有智慧之人在遇事后,会重复设想未来的长远影响,纠正本能冲动,再据此行事。
- 用智慧指导行为,往往意味着对本能的克服。有智慧之识,但无法在行为上依守智识的人,是不能称其为智慧的。毕竟,行为比思考更难,行为需要克服人不自觉的动物本性,思考则可以在不受本性干扰下稳步进行。因此,看一个人的真实面貌,看他所行比所言更直接有效。
- 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具备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会造成他不喜与人交往”。对他们而言,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得上静处独思的自得更宝贵。
无用之学之有用
- 人本身的复杂能让一切社会理论都松动,让一切社会现象都难以预测
- 只有对人性纵向解剖才能让人看到变化中的不变——这便是哲学所能赋予的力量。
- 人心是有趋同性的
- 索罗斯不认为市场是均衡的,价格只是基本面的被动反应;相反,市场是动态的,价格会重构基本面,从而改变市场预期,预期又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价格,两者彼此印证强化,直到催生出市场的泡沫或崩盘。也就是说,人心与市场——或者说认知与现实——两者是互相影响与加强的,并非独立存在。
- 当人对自己与同类缺乏认识时,人是无法超越自己的,只有当我们看见自己,才能创造出一个比我们更高的自己。
“逆来顺受”的智慧
- 所有智慧都有其内化的缓慢规律。
- 第一,请接受当下的一切。人在遭遇挫难时,内心会不由自主地抗拒,这种不自觉的抗拒只会加剧痛感。本质上,困境之所以让人痛是因为它打破了你的安全感。如果你不敢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就会整日害怕担忧。而当你让自己全然接受所有不确定,那一刻,你便会获得心灵上的纾解,你才会走出情绪漩涡,转向行动面对
- 第二,行胜于言,思虑万千,不如动手干活。禅宗并不强调思维上的修炼,甚至
- 遭遇困难时,不要沉迷痛感,不要过度思虑,专注做事——日常家务、工作琐事、写作阅读等——才是缓解痛苦的有效方式。
- 第三,懂得经历本身并无绝对好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遭遇不顺时,你不妨换个角度想想,眼下困境是否会迫使你做一些之前没动力做的事,甚至迫使你彻底转换方向。人在顺意时往往是麻木行进的,缺乏改变航道的能动。
- 危机是最大的催化剂,它逼迫人克服惰性,赋予人坚毅勇气。人在绝境下往往会绽放出自己都未曾想象过的光芒——这可能是人的生命力最迷人之处。
- 对安全感的渴求会阻碍人创造一切伟大而高贵的事业。”当你接受了绝境招致的所有不确定性,你便获得了更多生机、敏锐与创造力。
当下的力量与幸福感
- 按照这本书的说法,“自我”并非本真的自我,而是过去的经历、家庭的遭遇及社会大环境所共同塑造的一个充满偏见与欲念的“假我”。这个“假我”牵制着我们不断陷入对过去的“过分”解读和对未来的“过度”想象,从而造成了我们的担忧与痛苦。
- 如何解除自我的纠缠呢?很简单,就是意识到并观望执念的存在。当你陷入痛苦、焦虑、愤怒或其他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时,你只需提醒自己抽身“观望”这些执念,不要做判断,因为判断就是自我这个“假我”的回归,你只消静静“旁观”,便能升到自我之上。
- 人持久的幸福是要建筑在每一刻“当下”之上的,它跟情绪的波动无关,跟经历的起落无关,跟转瞬的快乐或忧苦无关,那些都是“自我”的养料罢了。
欲望的万有引力
- 欲望是不会消停的,它只会在达成时获得短暂的空白,而后又会牵连上新的欲望,绵延不绝,牵引着人如动物般捕食猎物、填补欲壑。生命在则欲望不止,欲望不止则痛苦不息。
- 本质上,所有物质与精神的追求都源于欲望。物质追求好理解,它是欲望之皮毛立体的呈现,而精神的追求其实也脱离不开欲望的俘虏——当人不想直面欲望的摆布时,便努力爬到欲望之上,进行高级的精神转化。
快乐的本质
- 首先,人是生活在群体中而并非孤立存在的。人总会有意无意将自己与周围人比较。 在任何环境中,自我感觉的个体的优与差都取决于你相对于别人的位置,同类比较总会给人带来不断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你取得多少成绩和财富,你感受到的快乐总是稍纵即逝,因为你的比较级也在随着周围环境的提高而提升。
- 即因为人有适应性。伴随时间流逝,人终归会适应一切状况,也终归会对已经拥有的漠视不见。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人的适应性都极强。在时间这条轴上,所有偏离正轨的心理和情绪最终都会被拉回平衡值,这点我们不需要怀疑。
- 第三,现代人越来越不快乐的原因,也在于资讯的发达。微信微博等媒体将成功人士的消息及时带入了平常百姓家,网络将他们的生活与名利都极度放大,使那些本来有小梦想的人有了更多“不切实际”的“大梦想”。有梦并非坏事,可一旦鸿鹄之志成了终身的纠结,快乐就很难被单纯激发,因为他们的“攀比层次”被这信息化社会拔苗助长了。
- 叔本华说:“各人拥有的不同地位和财富赋予了各人不同的角色,但各人的内在幸福并不会因外在角色的不同而产生对应的区别。”换句话说,人的幸福并不会随着自身财富地位的上升而获得提升。太多人执着于对身外之物的上下求索,以为那会成为快乐之源,而事实上,快乐真的与物质无关——在过了那条基准线之后。
- 所以,真正成熟理智之人,不应执拗于追求快乐,而是应守住自己平稳的内心,最后到达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云淡风轻之境。
苦难的底色
- 人活着的基石正是苦难,而非快乐。人身心的构造,不会对顺意有所感知,却会敏感于一丁点的痛苦。苦难才让我们保持活着的警觉,而摆脱苦难——哪怕只是一瞬——才使我们有目标感。
放下方得解脱
- 我们有痛苦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现状,我们心中总有个“常态”或者说“预期”浮在那里,一旦“常态”“预期”被打破,我们就抵抗,我们就痛,我们就不知所措。而痛苦的消散都始于对现状的全盘接受。
大多数人是如何平庸化的
- 一个人对自我的准确定位及与他所事之业的匹配度,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所能到达的高度。我相信每个人都天赋异禀,虽然社会偏向给某些才能以更多奖励,但并不能否认其他才能的存在及其价值。
- 长此以往,他们逐步丧失了挖掘自己真正擅长与热望的嗅觉。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他们在社会替他们间接选择的路径上发展尚可,所以,并未出现因错位而造成的滞懑感,这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不过,会有不少人在实践中慢慢意识到错位的痛感,一种无法完全释放自我价值的缩减感。
- 现代的教育制度把所有人按一个标准塑造,无法唤醒个体主动探索、认识与了解自我。在这样的生态下,许多人不仅迷失了自己,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庸钝。
- 当人的才华与事业完美匹配时,工作就会给人带来稳固的享受,而人的懒惰往往是错位的表征,因为才赋会让人停不下来。
- 如果说我羡慕什么人,那么我羡慕那些很早就清晰认识到自己所长,并坚定不移只走这一条道的人。
爱好也是解药
- 对年轻人来说,对自己缺乏认识其实是常态,应当有意识地去用有限的青春试错。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通过尝试去了解自己不喜欢什么,用一种试错的方式去生活,明确自身喜好。
- 即使眼下实现不了也不要抱怨,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尽职始终是职场人士的基本素养与契约精神。
- 爱好之妙在于它能成为工作与日常琐事之外的世外桃源,它是情绪的出口,让你在烦琐生活之余,还能有一片宽广的精神寄托。
- 现代人无时无刻不感到焦虑与疲顿。如若工作能与爱好统一,那至少工作本身能带来心灵的充实,即使人际纠葛仍无法减免;而如若工作内容都成了机械无趣的源头,这时,有个爱好便能起到消减烦闷的作用。
- 所以,用力找到自己喜欢的事,若条件允许,将其转化为事业,你会从这种统一中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与成功率;若条件不允,就把它转为爱好,让它们成为你净化心灵、远离喧躁的良药。
克服油腻的惯性
- 油腻体现的是生命力的阻滞。像罗曼·罗兰所描述的那样:“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 他们活着靠低级欲望指路,与人相处靠情绪利益诱导,遇事遭挫便是过激撕裂的反应,言谈举止尽是流言八卦的庸俗。当一个人失去精神追求与提升自我的高级趣味,他便堕入了油腻的死水。
- 油腻的反面是清趣,即一种清新的情趣。清新呈现的是生命力的流动,情趣则会让人在生活之上开花。
- 清新的人身上涌动着活力,无论活在何种阶段、受制于何种局限,他们总是对人与事充满正向的好奇,积极开拓人生的边界。这种清新的活力是极具感染力的,周围人都能感到这种能量的照明。
人以群分
- 那些身上自带稳定与秩序感的人是最吸引我的。纷乱的世界与他们无关,他们有稳定的日常、稳定的爱好、稳定的阅读与稳定的价值观。他们有内生的锚,与外在无关。
- 大部分人所谓的“朋友”只是利益交换者,精神与行为达成默契的挚友无论何时都稀缺。
成于人合,败于不合
- 人要放弃与生命中遇到的多数人成为朋友的野心。这是不可抵达的,你得承认。在一个时期,能与一个人达成精神上对等的深交,已属不易;若过了很久,你们依然能对谈如旧,那是知音难得。
- “人合”并非指技能背景上的吻合,而是综合了经历、心智、道德、品性等的整体素养。
- 合的人之间的交流是心底的共振,是观点的确认与话语的见证。不合之人,就像同极的磁铁,相斥是一种本能。
- 人要挑剔,要有眼力,无论选择伴侣、友人、同事、上司、下属,最终都会落到“人合”。
- “人合”是所有关系及谋事成功的起点,也会决定终点能走到哪。
矛盾与创造力
- 年轻人的老灵魂,年长却仍有天真好奇之心的人,都会带来逾越年龄的惊喜。
- 年轻自然的姑娘,若能谈吐不俗、思维清健,会更迷人。成熟历练的女人,若能保有心思的单纯与活力,也魅力独特。矛盾即要包含自身的反面。
自由即自律
- 自律之人才是最自由的。很多人会厌倦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制,认为它缩减了自由,于是,便渴盼一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种没有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殊不知,外附的规律一旦消失,人就像被抛掷于一片失重之下,丧失了平衡与方向,陷入了颠沛流离的恐慌之中。
- 日常规律其实保证了生活的可预期性,而可预期性会赋予人精神上的松弛与稳和。
- 规律的打乱意味着人生被不断暴露在无穷的不确定中,大多数人并没有自建规律的能力,也不具备全然接纳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的心智,所以,他们需要依附于雇佣工作。
- “很多工作能给予人们消磨时间和施展哪怕是最微小的抱负的快乐,这一快乐能使从事单调工作的人比无所事事的人幸福得多”。即使是一个财务自由的人,也只有通过有规律与目的的生活,才能获得活着的乐趣。事实上,富人的工作甚至比普通人更卖力更紧凑。一个人对抗无序是一种能力,从无序中开辟出规律是能力,而遵守住规律更是一种少见的能量。
- 最卓越的自由是能不依附于他人设置的目的,自我构建人生意义、建立计划并依律往前
- 山本耀司讲过一句很扎心的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 人生的充实与快乐与其说仰仗自由,倒不如说取决于自律。
自足的智慧
- “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 持久的自足需要人生的智慧,而时不时的自足感则可以通过时时的自我提醒达到。常常提醒自己已拥有的美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衰老的亮度
- 现在倒是越发觉得成熟真好,当对人与事有了辨识度,生活的确定性会越来越多,人学会接纳自己,尤其去接纳自己的裂隙时,时间的光反而照了进来,人生从此有了更多亮度。
生活的箴言
- 一人静,二人谊,三人以上开始戏。商业是一堆人的戏,友情最需要一对一的谊,人生的智慧则只能靠一人静。
- 人世间,是一群想不清自己要什么的人给一群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工作。糊涂的人需要清醒的人带着往前走。越早明确自己一生要做的事,越早获得活着的力量。
生死为边界,困局即出口
- 叔本华说,要把每一天当作一次生命的流转。清晨即是降临,夜晚便是死去。把清醒的时间划出决绝的边界,会让人更明确活着的使命感。困局也是出口。困局让你认得边界,懂得边界便更懂得自己,知晓明确的方向。人有一个边界也是最大的福祉,那就是——我们都会死,必然而决绝。这个休止符让活着有了节奏感,而它更大的魅力,在于让人一生所能经历到的坎坷不平与高峰凌空都平淡无奇。我知道我会死——没有比这种自知更有力量和愈合力了。
人与人之间充满误解
- 人依旧坚持表达,因为人的本质都孤独,都渴望被理解,即使这渴望是无望。
- 人类用语言互传信息,从心到口,再从口到心,理解已发生的质变。若传递不止于两人间,那误解的方差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人际间的误解甚至会恶化为战争。
- 知名与恶名、爱与恨、自大与自卑……都来自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误解。所以,不要对被他人理解有所期待,要对他人的误解做好准备——无论是有意的曲解,还是无意的歧解。
-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只有自己才能完全理解自己。
舆论的乌合
- “大众靠着无意识、情绪化的思考过程来生活与被统治;群体从来不渴望真相。比起那些背离他们偏好的证据,他们更乐于美化和服从错误,只要那些错误看起来更迷人。无论是谁,只要能给群体提供诱人的情绪化的幻想,便能当他们的主人;如果谁试图打破群体根深蒂固的幻想,那必然是徒劳的。”
偶像崇拜都是造神运动
- 人总愿意为自己寻偶像,大概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该怎么活,便望向人群的高处,渴望一个灵魂的导游、一个明确的榜样。
-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崇拜与荷尔蒙,缺的是冷静的注视与理性;我们不缺拼命往神坛上爬的人,缺的是点亮人群智性之光的普罗米修斯。当然,我们还会需要偶像,通过他们的可能性为自己的人生提供活着的灵感。然而,我们还是要提醒自己,莫要盲目崇拜,莫要神化,他们只是我们精神上的同路人而已
警惕自传
- 对人有益的从来都是一个人如何从低谷爬到高点的过程
- 2024/03/24 发表想法
缺少刀刃向内的勇气
原文:能把“低谷”展示给别人看的人都有一种豁达的自信。
- 能把“低谷”展示给别人看的人都有一种豁达的自信。
- 越是大成之人,越愿自揭伤疤。
- 只有当人无作品可呈,或作品不够好时,才需要额外的标签为自己辩护与造势。
- 人谈自己很难真诚,真诚的人也羞于夸夸谈己。
固态与液态时代
- 我们的时代,在不经意中,已从一种固体状态游移到了液体状态。这种渐进又猛烈的现代化演进,把人们抛掷到了无根、无定、稍纵的流体中,却并没有人告诉我们“锚”在哪里。一方面,我们依旧被灌输着传统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范式;另一方面,整个传统秩序已在新时代下被迫流动。
-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种简简单单、没有别的选择的既定与认命,在过去被迫的无奈,在今天却成了缺失的遗憾。
加速时代的异化
- 最后,是生活节奏的加速。对身陷加速运转中的个体来说,他们饱受时间缺失之苦,生活与工作的界限被打破,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紧张,驱使他们前进的不是贪婪,而是深深的焦虑与恐慌。他们加速跑不是为了赶到人群前面,而是担心落到后面。换句话说,他们不断加速,只是为了保持现状。
- 人的身心也有极限,过劳会带来疾患,无论生理还是精神上,越来越多人饱受倦怠与抑郁之苦。当被卷入这种高速机械化的流转之中,人很快便会被“异化”—— 孤独感、去人性化、梦想的破灭……
- 所以,如何在“加速度”下,让自己“身已动而心不远”,培养一种锚定的心理稳定能力,对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来说,都会是极大的心智考验
每个人都渴望回声
- 人之为人,都不可避免想要向宇宙呐喊,得到回音。现代化让世界沉默了。每个人内在都很寂寥。于是,我们去观海,去仰望星空,去森林漫步,去山上远足……都是在试图重建与自然的共振,并在这种共振中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我们去爱、去听、去唱、去读、去画……都是为了寻找回声。
人群的秩序
- 城市的硬件改造有如整容手术,确实可以一蹴而就让城市样貌得到飞速提升;相反,城市的内在气质却是长期的积淀,它需要依靠城市中大多数人的自觉与合为。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看外在设施容易被误导,还是应该看整体人群的秩序感。
- 秩序是人获得安全感的前提。
量化时代
- 每个人的生活依然难逃被量化的命运,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钱成了社会衡量人成功与否的依据,而我们所做之事的意义、活得是否充盈愉悦,似乎都成了钱就能代表的事。
- 量化总是以牺牲异质为代价,社会为我们勾勒出人群间通用可比的指标,我们便毫不犹豫扔掉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迫使自己在同质化的道路上精进。
人工智能与人的创意
- 之所以人会以为人的直觉与创造力是一种谜一般的能力,其实只是因为人从未把直觉背后的思维过程一步步解释清楚,但是,直觉背后依然是有运算的。
被观看的价值
- 同时,我也在想,绝大多数人,在这个信息图片无所不在的时代,是否都已进入一种潜意识的“表演模式”?社交工具反复训练人的“表演欲”,直到这种欲念成为肌肉记忆,融入思维链条。秀一张照片、贴一段视频,都是为了被观看,为了获得赞美,为了填充虚荣。显然,一部分人被观看的价值已超过了自我存在的意义。我们离单纯的客体存在、纯朴执着的理想之间的距离便是这光怪陆离、感官刺激的景观时代。
- 还是要努力剥离掉自身的景观存在,推翻已被物化的世界观,成为自身意义的探索者与定义者。
真诚是稀缺品
- 一个人的真诚度是这个人与他所言之间的距离。
- 一次对话的质量取决于两个人真诚的交付。这种对话注定是稀缺的。
- 人对真诚有敏感的标尺,一次合拍的对话,是彼此的戳中,彼此完成了衷诉的抵达。
- 一方不够真诚,或阅历不够,都会带来另一方的隐隐失落——你知道,靠你的一厢情愿,并不能进入那扇心门。每一次对话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能量的耗用,于是,每一次对话都是探险,新人旧人都如此。
什么样的人是大将之才?
- 我发觉绝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缺乏理解,他们的事业发展也极其被动,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热爱与向往。
- 深思考:具有深思考之人必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创业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边学边做的过程,只有具备快速自学能力的人方能不断精进。不过,快速学习具体技能还不足以达到“深思考”。
- 理性思维:指擅长找到商业、技术等的基本规律,然后通过撬动某些变量,放大预期效果。这种思维能帮助最优化企业具体的运营细节,比如营销优化、财务管理、技术迭代等。
- 人性思维:这是一种极其稀有的思维能力,建立在广泛阅读与不断思考上,指的是能透视游戏中每一个利益方(包括消费者、员工、上下游商家、投资人等)根本的甚至是潜意识的诉求,从而制定出利己多赢、克敌制胜的大局战略。因为商业必然涉及多方不同的“人”,人之复杂会让理性思维不足以应对,所以,掌握人性思维的人便能更好地掌控形势。
- 而是指能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目标,这种强执行力本质上反映的是一个人果敢决断、快速执行、敢担风险、不畏后果的赌徒式性格。
- 胆大心细 :大将之才都必是勇者,谨小慎微的人顾虑过多,从而影响执行效率,不敢对自己的判断下决心。
- 目标导向 :创业从来都是目标决定一切,有点像打仗一样,过程不重要,结果却是非生即死。美国近代的军事管理也引入了任务式指挥的军事管理理念,即告诉士兵“是什么”和“为什么”,让他们自主决定怎么做,结果最重要。创业之人必须对自己以及对团队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意识。
- 学者型人才:这些人具备深思考力,但是,在执行力上偏弱,之所以偏弱,可能是精力不够旺盛,思虑较多,照顾家庭,担风险能力小,更享受思考而非形而下的具体事务操作,这些人更适合“军师”类工作,比如咨询、战略设计、投资计划(主要是对冲基金、私募等注重策略的投资)。
- 要说明的是,一个人独特的思维能力,跟其个人的经历、思考、阅读、社交群等相关
- 关乎天性上的东西,人格是无法改变的,比如一个人天生的体能精力是否旺盛,一个人是否有极强的成功欲,一个人胆子是否足够大,一个人是否有担当与责任感,一个人的专注与自律,等等。
- 找人难,更难的是识人,得人心,并让此人发挥他的所长。这就是所谓的“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本质上,这是一种让“人”与“职责”匹配的智慧。
- 在涉及技术的应用场景以及最终的商业模式时,有人性思维的人就会很容易出挑,因为他们会对消费者、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竞争对手、商业布局、推广策略、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发展出独特的基于人性本质的视角与谋略,最后用奇招战胜对手。在人性思维方面,军事、历史、哲学等书籍都是训练习得的利器。
职场上的岗位人格
- 做市场的人格需要创意无限、思维有活力、善于社交
- 技能、工作、学历都可以从简历中筛选匹配,而人格特征却需要更多对话与互动才能捕捉到。
- 真实的个性会被表演掩盖,好在一个人的语气、表情、用词、小细节还是会不停暴露出其人格特征,甚至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年龄经历都会表露其个性的底色
公司平台与个体价值
- 大公司的平台价值远远大于个人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大公司高层出去创业难成功,因为他们混淆了大平台带给他们的强劲资源与靠自身获得的资源。大公司的好处在于,机器稳固运转,工作与未来可预期,生活稳定,公司附加价值多。大公司适合那些需要现金流、需要外界给予纪律与人生目的的绝大部分人群。
- 个体如果找到合适的岗位会在组织内部施展很大的影响与创造力,适合那些有一定自我管理、自行约束,但又需要存在感、不希望被管制过多、牵扯过多人事的人群
- 中小型公司适合那些热爱自由,渴望施展才能,但又不能承担创业带来现金流不稳定风险的人群。
- 创业,对大多数人来说,最难的在于要在混乱无序中找到秩序和方向
- 天天要思考今天干什么,生活、现金和未来都充满不确定与恐慌,失去秩序和纪律,这种生活其实是非常难受的,所以,绝大部分人并不能负担创业的不确定和高压力,能胜任并成功的都是人中龙凤。
人的多面性
- 一个人可以呈现多棱的侧面,甚至侧面与侧面之间可以彼此矛盾,取决于相处的对象是谁,以及人生的阶段在哪儿。也因此,对同一个人,曾与其有过交集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 人的表层是流动的,人的底层是深不可测的——甚至人对自己都缺乏深层的注视。人注定是多元复杂的,任何评价都固定不住人的流动,更何况每个人的评价体系又囿于其个人视野,毕竟每个人只能见到与他本性相符的其中一面。
“共情”的素养
- 共情”是什么?是一种代入能力。暂时忘记自己,进入另一个人的身份,根据他的背景、经历、个性等,设身处地,了解他的感受、情绪与决定。为什么需要“共情”?因为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视角,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认为自己是最对与最重要的,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让每个人天生便是认知与判断上的暴君。“共情”让我们放低自己,沉浸于他人的处境与视角,是为真正的慈悲。
- 在公司环境下,“共情”会让一个人行事与表达更周全、周到。当一个员工能尝试理解领导的更高视角、工作重心、情理情绪,他才能消减自认为的“怀才不遇”,成为一个更积极与成熟的人;而当一个领导能真正明辨员工的特长、渴望与性格时,他才能更合理地分配任务,激发员工的热情,助力团队成长
- 在商场竞争中,“共情”还能帮助人更好地审时度势,推衍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的商业逻辑、思虑决策,从而能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谋定而后动,下好每一步棋。而在人际交往中,“共情”也会成为润滑剂,它能让你在理解他人的同时明察自己的偏见。行至更高处,“共情”是基于对人性理解之后更高级的一种内省与智性。
- 我们对别人的基本倾向是嫉妒还是同情,决定了人类的美德和恶德。每个人都具有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性质,因为这些性质产生于人在自己命运和他人命运之间所做的不可避免的比较
-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情”是对“同情”的超越,它让你代入另一个人,去体会领悟他的私欲、道德、纠结、情感与心智,然后反观自己。
- 有了这座桥,你会获得更丰盈的情智体验、更充分的自我照见,这些都会帮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体育教育与合作精神
- 任何形式的团队合作训练(比如小组合作写报告,做项目等),都能强化与人共事的能力。与人合作、领导力、情商不只是天赋,都需要后天的反复磨砺才能精进。团队合作能锻炼人的多重能力:沟通、领导、协商、执行、究责、激励、自律等等,每一项都是职场与人生进阶之必备
- 他们深信,只有通过赋能他人,才能让自己更强大,毕竟,一个团队合力所能达成之事比个体之和要大。
嫉妒的天性
- 人都热衷往上看,却很少注视位处弱势的人,因此,人更容易看见胜过自己的人,而不会去关注和同情比自己不幸的人。嫉妒之心很难平息。若有超越对方的可能,些微的嫉妒还能成为助推力。更可怕的嫉妒发生在你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于是心生怨恨,甚至暗中作梗。
- 修养不俗之人会意识到自己的嫉妒,从而警惕言行表达,同时,会专注开拓自身独特的优势与能力,转移嫉妒与攀比心
- 人应时时保持一种清醒的节制,如果你不希望引发他人的嫉恨,进而干扰自己的情绪与生活。
自私的抱怨
- 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将自己的利益视作宇宙中心,希望在工作中受到关注、得到肯定,然而,公司,以及任何一个组织,从来不是围绕单个员工运转的。
- 人会在利益受挫时对公司充满怨气,但一个雇员并不是被雇佣来当“中心”的,而是来完成本职工作的——这是基本的契约精神,而本职之上的野心抱负、提拔加薪都是得之你幸、不得正常的事。
- 以我的经历与观察,一个人在职场中遇到一个有话语权的好老板,并受到栽培器重是极其幸运的事;而遭遇平庸之辈,受限于职责所在才是职场常态。人总是混淆了常态与非常态,并因看到极个别人的幸运而对自己的常态之境心生抱怨。抱怨会给自己与他人传递负能量,不仅不能起到改善现状的作用,还会进一步影响工作表现,形成恶性循环。
- ”抱怨是最无力也无效的抵抗,与其抱怨,不如用抱怨的时间去使自己成为更有能力的人、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事
人的修养在于克制
- 行为上的克制需要用力,言语上的克制却是人最忽视的地方。
- 人的“反思”和“内省”是极其困难的。大多数人缺乏这样的素养,年轻人没有,甚至老年人都没有
- 那些懂得“反思”,把自己投射到“错”的一面,懂得自我纠错、自我克制的人,是极其少数的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敏感之美
- 人的感官相同,但因为人的出身、本性及处境的差异,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敏感度。感官只是途径,人的意欲却决定了人会从外界采撷到什么样的信息。每个人都是敏感的,只是敏感的点不尽相同。
- 有些人是天然的洞察家,敏感于他人的表达与行为,并能推断出每个人的雄心与惧怕。陷入爱情的男女会敏感于所爱之人的言谈,甚或是他/她与别人的对话,任何一句无心之言都能令他兴奋或低落或吃醋。
- 当你意识到他人的评价对自己的干扰时,有意避开面对这些“评价”,更专注手上的事,当觉知的对象得到了转移,心绪自然能得到调整。
- 没有敏感,便无法觉知这世界的生动;没有觉知,生活就容易堕入麻木。不过,只是单纯被动接受敏感的牵引,人便会陷入重复性情绪的条件反射中。如果人能积极引导自己的敏感,让觉知作用在正确的对象上,便能最大化感官的工具之效用,并让内心的灵敏激发出人生的智慧。
青春的凶猛
- 走出校园后,在利益的碰撞中,人才学会妥协与弱化私利;在经历的重叠里,人会摸索到一些规律,并开始懂得换位思考,之后,人才开始由狭隘进入开阔,由粗粝变得圆融。人的可爱都是在圆融之后,年少可爱的其实不多,因为在他们的小世界里,他们以为自己站在了世界中心,并认为这会延续至他们的生命。年少得志是要警惕的,少年受到了太多注视,会自命不凡,会认为一切好事都理所当然。
- 成熟与年龄并不总相关,最好的搭配是那些早慧的年轻人,他们外貌青涩,却处事沉稳,给人以智性上的惊喜。
- 时间是不会平白流走的,它会进入人,消散在身体,溶解进思想,给人以宽阔与理性。
人生无须太着急
- 人生一步一个脚印渐进式上升更好,早早功成名就,反而让未来不短的人生显得疲乏无力。
- 其实,无论是少年得志,渐进上升,或是百转千回,都不失为好的人生体验。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好自己人生的波浪线。
- 渐进式的上升其实最符合人的身体与心智发展波线,它所回报的是沉稳踏实的不懈努力,它鼓励的是个人的自信与乐观,通过这样的叠加,人会相信未来会更好,自己能取得更多成绩,或者说能收获更丰富的体验。
- 得志的少年容易自负和膨胀,不具备理性与自制,不知如何对付流言、处理蜚语。少年得志看似短瞬间光芒万丈,但它所滋长的往往是不利于长远发展的个人品性,比如过度自负、极度依赖他人眼光、完美主义、表演型人格、关注饥渴症等
- 运气是伟大的馈赠,但如果只有运气,你还自我感觉良好,这很危险,会陷入危险的错觉里。”
- 少年得志便容易陷入这种“危险的错觉”,缺乏对自我的理性认知,缺乏踏实谦逊,也缺乏对未来合理的预期,最终很容易陷入人生后半段的“低潮”里自怨自艾。
- 人在心智稚嫩的情况下无法处理好被聚光时的心态,易功利短视,不易养成利于人生长远发展的价值观。
- 再说回张泉灵,因为认清了人生的长度,她反而能不断为自己找到新的出路“即破又立”,在新的转向里完成一次次人生的提高与升华。其实,对我来说,人生的波浪线不全由自己掌控,我们能掌握的是自己的心
- 无论你有足够的天运实现年少成名,还是你有足够的努力天道酬勤,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沉稳的心态,从而能沉稳驾驭好人生的波动。
人际舒适圈
- 如果你追求的是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但却去结交务实和使命感强的朋友,那便会干扰你的心性;如果你更看重家庭的圆满和乐,却去结交以事业为纲的朋友,那只会话不投机自找没趣。人常会在意自己身体的安全,避免肉体受到危险有垢的事物的侵袭,却常常疏忽自己精神的安全,缺乏对会影响自己心性的人际与信息的过滤。
- 人的焦虑、慌张、攀比等不安全感主要缘由是自己缺乏精神的锚,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刺激,又缺乏理性消化那些刺激的智慧。所以,如果明知自己心性摇摆,还不主动筛选交际圈与信息流,那就等于把自己置身靶场,各种利箭射来,你却毫无抵抗力。
深厚的人
- 情绪稳定、胸怀广阔、思想包容,有矢志不渝的人生理想与宏大情怀。
有关爱情的碎语
- 爱情始于错觉,止于错觉的幻灭。错觉的升与落都根植于自己的欲望。人最爱的其实是自己的欲望。爱情到来时,恍若一道闪电劈过心空,遇见之人闪耀着光;爱情消散时,光芒尽褪,你才意识到他的凡常。
- 没有爱情是永恒的,无论你如何完美,也无法阻止爱人恋上新的人,这便是人性。在爱情的终点,逐渐
- 爱情的正确姿势在于缔造崇高的友谊,让彼此发现自我、达成自我、超越自我。
爱情与婚姻并不同
- 第一次邂逅,女主角曾说,我对一个人越是了解就越是能真
- 去爱他,他会梳某种头发,他会穿哪件T恤,他在某种场合一定会讲的故事,我相信那会是我爱一个人最真实的境界。
- 爱情可以成为婚姻的起点,却不足以成为婚姻的支点。
- 爱情只发生在两个彼此不需要的人之间。而婚姻恰恰是这句话的反面。爱情是自发的情感,婚姻是外在的制度。爱情是欲望,婚姻是契约。
- “我们从来都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体(We were never one person, always two.)”
- 我想,他们都在传递一件事,人要在婚姻里保持独立人格,人与人之间——无论是什么关系——都是此生的“擦肩而过”
- 保持自身的完整,尽可能减少婚姻带来的自我消减,降低依附于人的风险,才能抵达人之存在的目的。无论如何,选择了维护婚姻,就是选择了对细碎的付出与接纳。
- “煮粥很低微,既不精彩也不激动,但它象征着一种把爱落到实处的联结。它代表了两个人愿意共享平常人生,愿意在简单朴质的琐事里找寻意义:无论是赚钱养家,节俭度日,扔垃圾,半夜给孩子喂奶……两个人真正的纽带建立在一起经历的那些日常碎片中:一天繁忙过后的静静谈心;彼此理解的温柔细语;每天的互相陪伴;在困难时期彼此的鼓励;意外的小礼物;下意识里爱的自发表现……”
伴侣何如,你便如何
- 一个人周边的圈子,总在或多或少影响你,从你选择交往的人身上看到你的品性与兴趣,从你拒绝结交的人身上看到你的原则与立场。这些人事与经历的层层叠加,便使你成为今天的你。而这其中最重要的选择,便是另一半。人生最长的旅程都会与此人共同度过,你们俩互相影响互相改变,最后两个人的脾性与价值观会在磨合中趋同。对那些不可爱的人,我总祈祷他们能找到个靠谱的另一半,就像是改变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若不幸选错,只会让两个不太可爱的人,一起变得太不可爱。
- 人生之美好,在于找到懂得彼此的人,一同经历,一同成长,一同衰老。年轻时互为老师,年老时互为拐杖,入土后互为陪伴。从一个人的伴侣,便能窥见这个人的真相。两个人最终会越来越像,成为彼此。因此,找个靠谱的人很必要 。
最好的男女关系
- 男女关系的起点始终是动物性的,也就是肉体的互相吸引
- 任何爱恋激情,无论显得多么崇高和不食人间烟火,本质上都根植于性欲与繁殖。
- 亚里士多德曾说,真正的友谊是“一个灵魂居住在两个肉体里(one soul in two bodies)”。
- 蒙田认为,珍贵的友情不仅提供结伴的温暖,还能让人更了解自身。他还这样评价好的婚姻:“所谓的好婚姻更接近友情而非爱情。(If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a good marriage, it is because it resembles friendship rather than love.)
- 尼采也曾说过,良好的朋友关系会成为婚姻的基石。其实,所有好的关系最终都是要落到友情,不光男女,父母与孩子之间,师长与学生之间,亲属之间……若要上升到形式之上的更温热的连接,靠的一定是一种对等的友谊。所有坚固的友情必然是精神上的吸引,是思想与道德上的琴瑟和鸣。茫茫人海中,找到动物性的激情对象不难,难的是找到心灵上的共鸣者。并且,精神上的同路是需要男女双方保持同步的,一方走快而另一方掉队了,久而久之,共鸣也会消散。
父母与孩子的距离
- 中国的父母与孩子,表面上看亲密,实则离得很远。因为缺乏对等的沟通、缺乏彼此的理解,心灵很难共鸣。中国父母提供的更多是物质上、生活上的支持,而在今天这个时代,孩子更需要的其实是精神上的交流。
- 我更认同平等的家庭关系,即父母生育了孩子,但并不占有孩子。在孩子离开母体的那一刻,他们便开始发展自己独立的认知、思想与意志,理应得到尊重。
- 父母与孩子最好的关系,就跟夫妻间一样,就是要变成朋友。这需要父母懂得放手,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有育儿之外的人生追求。而很多中国父母都下意识里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或是跟别人攀比的资产,并未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人”,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心理负荷。
- 对中国的父母而言,请记住,爱是尊重,爱是克制,爱是放手。
一个人远行
- 人的深层性格有稳固性,而性格的表征——尤其是遇事的反应——可以得到后天的修饰。有次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人在生活中的遭遇其实都能追溯到原生家庭,比如父母的品性、父母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的方式……都会潜移默化影响自己个性的方方面面。
- 还有些父母热衷于介入孩子的婚恋,但又不是以理智、共情的态度,而是以情绪化、利己的方式,去强化孩子本有的私利。其实,婚恋最需要的就是两个人打破各自的利己主义,实现两个人的合力与共赢,所以,父母的介入很少能有正向的。所以说,人要一个人远行,去找到你尊敬的人相友相伴,从而减淡原生家庭给自己打下的烙印。
- 人只有在看清自己个性上的“残缺”后,才会去投奔“完美”,而人很少能在亲情关系里照见客观的自己,所以,我们的远行都是为了获得另一种照明。
- 只有跟他人碰撞,人才能得到观照,获得补给的灵感,而每一种补给又意味着其原有负面的脱落。
不必见
- 好的遇见是两个人的共筑,你来我往的撞击,需要相近的高度。保存一种距离其实是更好的对望
时间的稀释
- 最难的始终是那些绵长而平稳的情感,它们克服着波动,克服着本能。
美貌从不是人生的捷径
-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人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越强,越能保持充沛的探索与追求(无论是向外还是向内),并以此激励自我的爬升进阶,越能接近人生整体的圆满充实感。
消解起落
- 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如何消解“起落”,在“起”时找回谦卑,在“落”时找到力量。
- 人在“浮”起来的时候有人敲打敲打,即使是来自恶意的嫉妒之人,也不失为一件幸事。人的心一旦肿胀起来,必然会走向偏狭傲慢,失去客观,更失去低下头来学习的谦卑,这其实是挺危险的心理状态。
- 而人在“落”下去的时候最需要有人鼓舞一把,若没有,就进入书中,在过往的传记与故事里找到力量。记得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祸兮福所倚,这世界真的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一切都是相对的、暂时的、流动的。这真是我们东方古老文化中极为智慧的视角。
- 从现在开始,把各种遭遇全都当成是你人生经验和个体修行的机会,人本来就是在遭遇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成熟的。在各种挫折里去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包括优化你的状态、平稳化心性、最小化阴郁情绪、避免将孤立的问题升级放大、避免受害者心理。只有反复有意锤炼,方能对你的心性、情绪与面貌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你与自己
- 所有的关系撇出了生存与利益的叠加,才能回复到其最核心的本质。当然,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婚姻关系很快就会沦为依恋模式与路径依赖;而朋友关系大部分成为资源对接与交换。大部分人一辈子其实也不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他们很快就被绑缚在一张又一张人际的网中,热热闹闹而缺乏自省地过完了这一辈子。
你与他人
- 自己人生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与自己有交集的人感到被在意、被欣赏、被赞美。
- 把自己变大——格局与胸怀的宽阔,不只需要善良,而且需要乐观、大方、弹性和勇气。
- 勇气就是无论迎接你的是什么样的人与态度,你都有勇气去给予。弹性就是即使次次都未得回应,依然能用钝感力坚持发散自己的热量。大方就是尽可能抛弃“小格局”——比如自私、嫉妒等那些来自人性阴暗面的狭小冷漠。乐观就是无论生命多虚无、人生多无奈,都能活出劲来。
- 你与他人的关系是由你去主动定义的,而这种正循环的关系也必将滋养你的人生。
美国人的“城府”
- 职场上,很多美国人的行事处处体现着“城府”,英文的直接对应是sophistication(老练,有教养),不是负面含义,而是体现了一种不依赖冲动行事的成熟,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有深思,也有为他人考虑的周全。
- 所以说,美国人的城府带来了理性、距离、职业;而中国人的直接带来了情义、纽带、江湖;美国人的人际情谊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中国人直抒胸臆的交流则会形成“爱之深恨之切”。
影像里的人生
- 我之为我,由我们身边的至亲之人、居住之地、经历之事、接触之物所共同塑炼,如同这些照片中的风景、居所、亲人,都是摄影师生命里的潜流,承载她的过往。
- 对每个人而言,这一生的未辜负,都在用心体验自然的壮美,生活的起伏,痛的深邃,爱的治愈,与思想的渐进。我们来过,看过,爱过,经历过,思考过,创造过,一生足矣。
读书的本质是为了读自己
- 只有当你把读书和阅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让那些道理渗透进你自己。
- 读书应该是为了照镜子,为了阅读自己,为了折射出智慧,并将其内化。
- 他们是典型的把自己与周围人的生活当作阅读的对象,仔细品读对照,无须“注解”也能提炼出智慧的人
- 经典不同,经典具有时代与地域的穿透性,它能触碰到人性根底。
- 我很喜欢周国平的一句话:“读那些永恒的书,做一个纯粹的人。”深夜时分,借床头灯翻读经典,半梦半醒间,跟随作者游走在人生体悟里,忘却现世烦恼,那种清净与安闲总是我一日最爱。
纸质书的庄重
- 人群已失去获得真相的兴致,比起冷冽的真相,他们显然对灼热的煽情更有共鸣。
- 而纸质书的好处就是能让人回归到阅读的庄重里。阅读是需要庄重的,好的书承载着对过去的回想与回响,值得捧读的姿势与敬重。更不用说,纸质书的前后翻阅互动其实能促发人更深领会文本、贯通思考。
多读非虚构的书
- 虽然费力思考后你依然会对作者有各种误读,但没关系,读抽象是为了让你自己从书中冒出来,成为读你自己的主体,在各种踮起脚板的尝试与思考中,摸索到属于你的智慧。
电影的最高级
- 最高级的电影是要能让观众站到故事之上,触发人性根底的深层共鸣;最高级的电影要煽情有度,煽智无度,它不一定让观众流泪,却能留给你沁透的震撼。
保持言说的钝感
- 实质上,人际间的“对谈”越来越稀薄。语言的质量与言辞的数量成了反比。
- 今天,我们因为不再有对话方式的局限,反而降低了对沟通质量的要求。说话越多,误解越多。还有那些扑面而来的信息流,用着模式化的语句,我常常只看到一堆堆的字,却不知在传达什么意义。
- 好的词句、好的文字要能提供一种“敲击”。它当然不能是千篇一律的,也不能是油顺的。它必须有质感,得有刺,得玲珑,得“别扭”。所以,要时时保住语言的敏感,以及言说的钝感。
上海的气质
- 五年前回上海的时候,跟一位很有才华的上海写作者吃饭,她文字里的冷静、简单、精确与智性都锋利得像把刀。她阅读、拍片、画画,生活里几乎没有无关爱好的事,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距离感与冷冽。她再一次让我确认,只有大上海(包括长三角)能出得了这样的文人:他们克服时代,在最一线的城市,保持着与社会和人群的距离,甘当边缘人,却又敏锐地捕捉着人性。
波士顿的精神密度
- 记得有次在书里看到气候对人的影响——在热带地区很难涌现哲学家,因为天气燥热潮湿,会阻塞人的理性思维,但却能出现感性的宗教与艺术。这个观点我还蛮认同,从这个角度来说,波士顿的冷其实很适合学术、思考与人文求索。
- 人与城的合最终要落到彼此个性上。选择了一座城,既是个性的召唤,也会决定未来的个性发展与生活指向。
图书馆一角的黄昏
- 太阳落山,天地升起一种未完成与完成间的交界之美。抬头仍是清朗的淡蓝;地上是积雪,与清出的小路。夕阳的橘色漫开,对楼的一面小窗反射着不耀目的光束。一棵大树向天延展,虽然叶子掉光,树皮干裂,但清倔的细枝傲挺着,突显生机。黄昏时,一切都是柔和的。入世紧张了一天,直到落日,得以松弛,回归到生活本身。
- 我喜欢黄昏时的松弛,人表情的舒展,市嚣的递减,华灯的渐起,晚饭的菜香弥漫在街巷。
- 人的一生与人的一天类似,在日出立志,正午奋发,黄昏舒展,夜晚隐退。
- 尼采曾描述过工业化对人的异化,“现在人们已经羞于宁静,一个人安静下来,跟自己待一会儿,就会觉得不对头,长久的沉思几乎使人产生良心的责备。人们手里拿着表思考事情,吃饭时眼睛盯着商业新闻——像一个总怕耽误了什么事的人一样生活着。”
- 黄昏如同是来自宇宙的提醒,告诉人要从对外回到对内,从职场回到家,从紧绷到放缓。
- 可惜啊,太多人忽略了黄昏的召唤,忽略了心灵的渴求,将所有清醒的时间都放在了利益与人际纷争上了。人在自我压榨的同时,离幸福渐行渐远。
- 人生短短,生命渺渺,其实一切都抵不过生活的安柔。还是要多抬头见见这黄昏,放松些,柔缓些,让生活之美抵达你、完善你。
“慢”生活
- 今年波士顿的夏天清宁得很。从国内回来一个月了,每天保持散步、思考、阅读。最近开始密集写东西,这已接近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不再奢求更多。什么是最理想?就是无论穷困或富足,这都会是恒定带给我力量的状态。
- 而在美国,处处是留白。人与人的距离、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日常间的停顿,让生活的节奏可被预测,也因此,有一种平稳的定力。
- 我对“慢”与“稀散”的状态颇为珍惜,不爱用“密集”堆叠日子。在紧张但缺乏累积中机械生活,是我无法长期忍受的。有时候,就只是一个人面对大海,那样疏淡但又通透地观望着,就足够了。在那种场之下,时间也失去了意义,只有凝望是真实的。
美中之间,疏密之别
- 重归图书馆、与朋友谈书与人生,这些时刻才让我重获一种存在与安稳感
旅行的意义
- 从都市回到自然,都能让人重新连接到一种宏大、无限与神秘。天、地、自然之美都带着神秘与神性,让见到的人敬畏、沉静。
生活的乐趣在于人的意外
- 人都是‘两栖’动物,表面内敛的人往往有最狂野的内心
旅美十年后的感悟
- 年尾与新年的交替,总会给人一种时间断裂之感。过去一年发生的都似要得到清算,而我们都要告别一个旧的自己,成为一个新的人
- 人生需要通过断裂让人重新意识到活着的质量
- 生活给予我的智慧都是要去建筑当下,让流逝的每一分都饱满。
- 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向往一种站在漩涡中心的存在感,直到有一天,我读到熊培云写的一句话:“所有帝国终将灰飞烟灭,只有生活永远细水长流。
- 我明白了,对每个个体来说,人生没有那么多戏剧,生活的重心从来都围绕柴米油盐的细碎。
- 这十年,让我懂得“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不要为眼下困境过虑,苦难能让人保持生活的警醒,你只要相信头顶上的存在,相信你此刻的努力自有出路。
- “人们总是对政府、法律和公共机构深感不满,但这主要不过就是人们把本属于人生的可怜苦处归咎于政府、制度等……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无限膨胀的自我:要把这数以百万计的人控制在平和、秩序、法律的束缚之内,那是多么困难的一桩事情。而国家政府承担的就是这一困难的任务。事实上,看到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还能够生活在秩序与平和之中,那真的是一件让人啧啧称奇的事情。”
- 这十年,让我更清楚看见了我自己,让我明晰了自己的擅长与不擅长,懂得了自己的平庸,我全然接受命运给我的安排,不再去与自己的不擅长抗争了,专注于自己的热爱与擅长,这让我获得一种充盈与满足。
- 社交更挑剔了,时间有限,生命太短,我不想再浪费时间在戏谑的对话上。
- 我们的时代太热闹了,而我更向往严肃而庄重的生活之上的探讨。生活已过于松弛,我需要一些精神的紧张。我开始密集读书、思考、写作,在被生活温柔以待了十年,我想,我需要创造一些有自己烙印的东西。
- 尼采说:“只有在创造中才有自由”;“作为创造者,你超越了你自己——你不再是你的同时代人。”创造需要极大的自律,也只有自律之人才有最大的自由。
- 这十年,也让我对人生的幸福有了更质朴的理解。幸福无关欲望的满足,生活的起落都稍纵即逝,真正的幸福都穿插在平和从容、波澜不惊的日常里
- 卢梭说:“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紧紧掌握现在,不论它持续的长短都不留下前后接续的痕迹,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 我比任何时候都确认,幸福跟钱无关,跟你是否在做自己热爱的事相关。
记忆中年少的碎片
- 回忆青春年少,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扮演一个面目乏味、好胜心强的好学生形象,那种紧张与功利并存、骄傲与自卑交替的精神状态,与我本性的慵懒是背离的。
大学时的茫然与反思
- 我想,如果我能重新过这四年的话,我应该不会选太实用的专业,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在年轻时就能沉到一些更系统的人文思考上,无论是哲学、政治学还是社会学;我会更多参与校园社团、课外实习,因为很多理论知识还是需要在跟他人的碰撞下才能更好领悟;我应尽早学会自律、自学,只有自律、专注和动态的生活才能给人力量与安定;我应该铺开读各种书,记读书笔记;我应保持写东西,保持内省反思;我希望能交到一两个能谈形而上的朋友,彼此坦诚分享,并能与自己敬重的老师有更深入的人生探讨……
- 恋爱也是大学的必修课,不过,在国内语境下,“恋爱”这个词有点重,英文中的date(约会)反而更轻盈。与人生中其他习得一样,恋爱、交友也是经验的堆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了解人的不同形态,知晓偏好,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恋爱中有太多自私无私、勇敢懦弱的纠葛,它是人性密度集中的演绎,总会耗费很多神伤,尤其对年轻人来说。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痛苦挣扎与幸福甜蜜的经历,人又怎会迈开成熟的步伐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次严肃的恋爱就如同婴儿的第一次跨步,它会带你领略单身时所看不到的风景。
内向与外向
- 对我而言,总在独处中得到能量的聚敛,在与人的共处里虽有当下的愉悦,却会在之后感到疲惫。
- 比如我爱听舒缓平静的音乐,爱读抽象的书,爱在林荫小道散步,爱写作画画,爱去爬山观海……喜欢这些的人很少能是外向者。内向者敏感、触角细密、善于思考……这些赋予了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创造——无论是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都需要一种个体面向世界的细腻。“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花见天堂”,这种“看”与“见”都是寂静中的凝望与回想,是一个人的精神狂欢。
- 人的外显性格可以通过锻炼雕塑,但内生性格更决定了一个人真正的擅长。与内生性格对抗是徒然的,接受自己的天性,并找到天性指向的合适的路径,会带来一种匹配的力量感与能量。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一个人最终能活成什么样子取决于能否认清自己,在此基础上再为自己争取一种更进阶的匹配。
思考的宿命
- 每个人都有宿命,对我来说,写作可能就是,但写作也只是表象,背后是思考。
- 如果过一种机械重复、没有思考的日子,我想我会乏味死。什么是有意义的日子?对我来说,如果一整天都无有质量的阅读与思考,就不是“活”。
- 思考才定义“生活”
- 闲暇自有其内在的愉悦与快乐以及人生的幸福境界,而这些内在的快乐,只有闲暇的人才能体会到)
- 其实,我在美国最大的乐趣正在于那些日常的停顿处。在停顿处散步、看海、阅读……那些空白、停滞、缓慢,都是思考的养分
一个庸人的梦
- 。表达常源于苦闷,源于现状消化不下情绪,写字的人大多是不快乐的。从生命的轨迹而言,充实感反而沉淀不下什么,愉悦的感受很当下却无余味,大约也因此,人们本能地会更容易记住过
- 往的挫难与不如意,这种记忆惯性让人过得越来越沉重。
- 我开始越来越清醒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 自己的平庸。我以为这样的感受会助我谦虚谨慎、更上一层楼,但我错了,当人接受自己的平庸时,个人的历史似乎顷刻塌方了……
人都是“两栖”动物
- 人都是“两栖”动物,表面内敛的人往往有最狂野的内心。
- 想来,内心孤独的人依旧希望与世界的宏大发生共振,无论是千人摇滚,战争大片的撕裂,音乐的律动,大自然的呐喊……都是微渺与宽宏的连接,会给人瞬时的能量充电。所以,不要设定人的不变。每个沉稳背后都有野性,每个正经背后都有放肆,每个乐观背后都有悲恸。每个人都会有让人意外的“两栖”。
忆对我影响至深的老板
- 人与人的初见便决定了之后的际遇。人跟人的缘分,简单得可怕,也复杂得可畏。
- 很多人的人生都是从茫然一片开始,在各种试错中逐渐了解、找到自己,最后明确一条窄路。
- 乍一看,他每一份工作与工作之间差别巨大,但其实,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过去种种之叠加,人的经历与表现从来不是割裂的。比如,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就是演戏,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带的剧本,我们要做的就是全身代入角色,在该我们出场的时候,给出完美的表演;在该我们隐退的时候,低头做事。
- 表演与演说能力是领导力的必备能力之一。可能因为当过演员,他对人的解读,非同一般,情商与人缘极好,总能从细枝末节里洞察到人的真相,甚至能推衍出他人的发展方向。对人才他从不吝惜称赞奖励,而对能力欠缺的人,也从不宽容。工作之余,他会邀请我去他家Party,认识他的家人,跟他探讨厨艺,还会跟我分析美国各名校生在行为个性上的共性与差异……
不一样的美国老人
- 很多时候,我们的“变老” 其实是在依照他人的预想“变老”,让自己绝缘于尝试、钻研,让自己趋近守旧、无聊……
- 而情感的张力与求索的活力仍是在的,那些在精神上对抗衰沉的老人,比受制于荷尔蒙而勃发的年轻人,往往更展现出一种厚实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
故事提供价值
- 你看,这些价格不菲的食品在卖的不仅是实物本身,还有背后的故事,以及仪式。甚至故事比物品本身更重要。
- “故事性”几乎是所有奢侈品的必备元素,物品本身的质地不足以支撑其价格,“故事性”便为价值的放大增添了理由。人都热爱故事,故事赋予了由物衍生出的幻想与期待。所以,无论卖什么,不如先设计一个精巧的故事和仪式,让物品生动起来。
来自微信读书